邮箱:zbzssn@aliyun.com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仁义乃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仁义即有仁爱之心、宽厚之德、容人之量、正义之感。

【大学·中庸】心得分享(六)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8-14 05:31:56

     李学董事长在集团《2020年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致良知”学习、实践活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提升思想境界,做到知行合一,进一步学习“致良知”思想,汲取儒家国学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企业发展。4月13日,李学董事长为全体领导干部推荐《大学·中庸》一书,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进行了学习分享。

集团总经理助理:张乃永

      慎独自律 践行良知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独知,无他人知晓的情况下,或者是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谨慎小心,自觉不作非分之想、违规之行,始终保持道德操持,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一种自律意识。

    《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大学》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都说的是要保持自己意志的独立自主性,不因有他人监督而行善,亦不因无人监督而作恶。能够“慎独”,人生修养可谓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

    一、要以自知养正气

    所谓正气,就是刚正之气,是心有大义大德所造就的一身正气。一个人有了这种精神力量,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必须要学会对自己习气有所警觉,对自己的惯性和惰性有所醒觉,“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觉用道德自律驱逐内心自私的习气和惯性,让应有的道义精神常驻内心,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自觉依靠良知的力量去做事,自然会把自己代入到正确的循环之中。

    二、要以自省求慎独

    自省是做到“慎独”的重要方法, “吾日三省吾身”,讲的就是一个人要经常进行内省,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标准。“慎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内省的过程。所以,要做到“慎独”,关键在于坚持内省的自觉性。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经常进行自省,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积累自己明辨是非、鉴别正误的经验,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增强思想上的敏锐性、政治上的洞察力、道德上的自律意识。从而肯定成绩,克服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

     三、要在隐微处显自律

    《礼记·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朱熹注曰:“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就是在无人监督的地方更应谨慎地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行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别人面前更知耻。”讲“慎独”就要在“隐微”处下工夫。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才能成为道德人格高尚的人。“慎微”就是指不能轻视小事情,从细微处严格约束自己,不要因为事情小而放纵自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今天一点小事,构不成违纪,明天一点事算不上违规,但问题都是从点滴累积而成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行道德修养要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也值得肯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错误也应该引起警惕,即使在思想上一个错误的念头,也应该即打消,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小节”上,也应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保持自我道德和人格的纯洁性。

友情链接: 中国水泥网 数字水泥网 灯塔-党建在线 中国建材网 淄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