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zbzssn@aliyun.com

Industry News行业资讯

仁义乃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仁义即有仁爱之心、宽厚之德、容人之量、正义之感。

【转载】2025年前三季度水泥行业运行分析及四季度展望

发布时间:2025-10-29 11:37:47

0

综述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水泥市场展现出“量价齐跌、效益承压”的严峻态势。水泥延续了受下游地产投资缩减和基建项目放缓的影响,水泥需求大幅下滑的走势,旺季不旺,旺季水泥需求环比仅小幅提升,同比跌幅却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水泥产量继续创2010年以来同期新低,水泥产量为12.59亿吨,同比下降5.2%。由于水泥需求严重下滑,原有错峰生产等供给调控措施仍难以及时应对当前急速变化的市场状况,全国多地普遍存在“错峰生产执行完成情况欠佳”的问题,部分企业未能严格遵守停窑计划,破坏了行业生态,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导致全国库存连续高位运行,价格持续下行,效益不断承压,企业经营压力骤增。虽然9月份价格呈现“筑底回升”走势,但幅度较为缓慢。

展望四季度,虽然水泥行业进入全年需求最高峰,但受市场资金短缺影响,预计水泥需求环比三季度仅小幅提升。考虑到多数地区水泥企业在三季度的盈利表现普遍不佳,企业改善利润的意愿较为强烈,预计四季度行业将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和错峰生产力度,持续推进价格上调,以提振盈利水平。


一、
需求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首现负增长,水泥需求持续疲软


水泥需求延续近四年总体走势。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内首现负增长,同比下降0.5%。其中,房地产投资持续缩减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全国及各主要区域水泥需求均大幅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累计水泥产量为12.59亿吨,同比下降了5.2%。

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底部深度调整阶段。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持续大幅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4.5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9%,新开工面积仅为2019年高峰时期的27%,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23万亿元,同比下降8.4%。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1-9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1%,低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

图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累计水泥产量为12.59亿吨,同比下降了5.2%(按可比口径)。2010年以来,水泥产量持续创新低。从季度走势来看,一、二、三季度的同比降幅逐步扩大,分别下降1.43%、5.7%、6.8%。

图片

从区域来看,前三季度全图片国六大区域的水泥产量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下滑。其中,东北、西北、华东、华北地区的下滑幅度超过全国,分别达到8.46%、6.23%、6.14%、5.19%;中南地区的下滑幅度最小,也达到了3.59%的降幅。

分省份来看,在前三季度中,全国31个省份中仅有西藏和宁夏2个省区同比正增长,分别增长了11.9%和2.7%,河北省与去年持平。其余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陕西、山西、天津、吉林、黑龙江、北京、上海的降幅居前,降幅均超过了10%以上。山东、内蒙、安徽、湖南、重庆、福建、江西、江苏、青海的降幅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片
图片
二、
供给端:供给收缩不明显,库存高位运行


前三季度总体看,全国供给端收缩力度不明显,错峰生产执行完成情况欠佳,库存高位运行。

一季度行业通过主动且强化的错峰生产策略实现了市场的初步稳定。多地水泥企业根据市场情况,有计划地增加了停窑天数。动态调节生产,减少供应量,库存总体在合理区间运行,有效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市场稳定。

但进入第二、三季度,前期看似良好的局面未能延续。全国多地普遍存在“错峰生产执行完成情况欠佳”的问题。这与一季度形成的强烈行业共识形成反差,部分企业未能严格遵守停窑计划,破坏了行业生态。同时,需求侧未能提供有效支撑,市场供大于求状况突出,导致全国库存持续高位运行。

图片

三、
水泥价格:前高后低、震荡下行


1-9月份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呈现“前高后低、震荡下行”的总体走势, 1-9月份全国PO42.5水泥的平均市场价格为372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5%,8月份水泥价格创近年来新低的341元/吨。虽然9月份价格呈现“筑底回升”走势,回升至346元/吨,但幅度较为缓慢。

三季度价格走势的核心影响因素:一是传统淡季叠加市场资金短缺,水泥需求持续疲软,企业销售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不断下行。二是7-8月部分地区企业供给端收缩力度不明显,错峰生产执行完成情况欠佳,市场供大于求状况突出,难以支撑价格企稳。三是,进入9月,降雨和高温天气缓解,加之价格已触底以及成本增加,多地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提价意愿增强,通过行业自律推动价格逐步回升。

图片
图片

从区域价格走势来看,三季度,六大区域的水泥价格同比均出现明显回落。其中,西北、华北和西南水泥价格同比跌幅均超过两位数,分别为14.6%、12.3%和11.7%;东北、中南和华东的跌幅相对略低,但也普遍处于7%至9%之间。

华北地区水泥价格呈现稳中偏弱态势。据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该区域水泥市场平均价格为346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8元/吨,环比二季度回落30元/吨,跌幅达8%。具体来看,7月至8月上旬,京津冀及内蒙古地区水泥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至8月下旬,河北南部与内蒙古地区价格小幅下调10-20元/吨。同期,京津唐地区受环保管控影响,水泥企业尝试推涨价格30元/吨,但由于下游需求同步受限,市场成交量出现阶段性大幅萎缩,导致此次提价未能落地。进入9月,随着水泥企业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冀中南地区企业再次推动价格上涨,落实幅度为10-20元/吨。9月底,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PO42.5散装水泥出厂价保持在210-250元/吨。

东北地区水泥价格总体呈现小幅波动为主。三季度,东北地区水泥价格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市场均价为473元/吨,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30元/吨,成为全国唯一实现环比小幅上涨的区域。尽管期间价格曾出现阶段性回落,但在区域内主导企业的引领下,各企业积极加强行业自律,严格执行刚性错峰生产措施,有效维护了市场供需动态平衡,从而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高位价格态势。9月底,东三省地区PO42.5散出厂价在280-400元/吨。

华东地区水泥价格持续在底部区间震荡运行。数据显示,三季度华东地区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为33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6元/吨,环比二季度大幅回落39元/吨,跌幅超过10%。7月至8月上旬,水泥价格延续小幅下跌态势;进入8月下旬,为遏制价格破位下行,区域内企业通过行业自律推动错峰生产,并尝试推涨价格。然而,受制于下游需求疲软,加之部分企业错峰生产执行不力、涨价落实不到位,本轮价格推涨未能成功落地。9月下旬,企业再度尝试推动价格修复,又因个别民营企业调价执行不明确,导致价格二次推涨仍以失败告终。9月底,华东地区不同省份各地级市PO42.5散出厂价在180-250元/吨之间。

中南地区水泥价格呈现“低位波动”的走势。三季度,本区域水泥市场平均价格为324元/吨,同比回落34元/吨,环比二季度下跌39元/吨。7-8月,受持续降雨和台风天气影响,华南地区下游需求疲软,市场竞争激烈,水泥价格跌到底部。进入9月中下旬,随着天气好转,华南地区主要水泥企业积极开展行业自律,累计公布价格上涨30-40元/吨,实际执行幅度在20-30元/吨,价格实现恢复性回升。华中地区在三季度则多次尝试推涨价格,但过程较为曲折,直到9月底,湖南、湖北地区成功落实20-30元/吨的涨幅,而河南地区仍处于推涨过程当中。9月底,中南地区不同省份P.O42.5散出厂价190-260元/吨。

西南地区水泥价格已呈现“触底反弹”走势。数据显示,三季度该区域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为309元/吨,同比下跌41元/吨,环比回落35元/吨,绝对价格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具体来看,重庆地区水泥价格在连续四个月下滑后,于7月触底,多数企业陷入亏损;为改善经营状况,当地自8月起率先推动价格回升,至9月累计上调60元/吨,企业盈利随之显著改善。四川地区紧随其后,在8月至9月间也成功实现两轮调涨,累计涨幅达50-60元/吨。云南和贵州地区则在错峰生产力度加大的推动下,有效收缩供给,于9月大幅提涨50-70元/吨,并顺利落地执行。9月底,西南地区不同省份(不含西藏)P.O42.5散出厂价240-300元/吨。

西北地区水泥价格整体呈现“涨跌互现”格局。三季度,西北地区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格为337元/吨,同比大幅下跌60元/吨,跌幅达到15%,成为全国同比跌幅最大的区域。价格下行主要受到陕西地区水泥价格深度下调拖累:7至8月,陕西关中地区水泥价格延续二季度的回落走势,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个别企业出厂价甚至跌到140元/吨,其他企业主流价格也仅为160-170元/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下游市场需求极度疲软;二是企业间在行业自律和错峰生产方面未能达成一致;三是个别企业采取极端销售策略,引发了阶段性非理性降价。9月下旬区域内主导企业积极推动价格恢复,水泥价格实现反弹。甘肃、青海地区在此期间也有尝试推涨价格,但并未成行,价格相对平稳为主;宁夏地区则实现小幅上涨。截止9月底,西北各省(含新疆)P.O42.5散出厂价分布在200-400元/吨不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
水泥进出口:水泥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海关统计,2025年1-9月份我国水泥出口449.87万吨,同比增长19.84%,熟料出口294.84万吨,同比增长938.84%。出口量保持快速增长。

加大水泥出口量成为缓解国内水泥市场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年以来,由于国内水泥需求持续下降,更多的水泥企业开始通过增加出口量来缓解国内需求不足的压力。据公开报道,天瑞水泥出口水泥至中美洲国家;金隅冀东水泥产品出口非洲、南美洲和俄罗斯;华润水泥首单熟料出口非洲;西藏高争水泥首次出口尼泊尔,东方希望水泥熟料首次出口。

图片
五、
行业效益:利润维持历史低水平


一季度行业实现了良好开局。水泥行业企业在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强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反内卷”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效。需求端下滑幅度减缓,价格同比实现回升,叠加煤炭成本下降带动盈利修复,行业对比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二、三季度行业形势急转直下。行业出现了明显的"量价齐跌"现象,这一严峻形势使得上半年积累的盈利优势被快速削弱。1-9月份水泥行业利润总额预计到220-230亿元,利润仍处于较低水平。

六、
四季度水泥市场趋势


展望四季度,虽然水泥行业进入全年需求最高峰,但受市场资金短缺影响,水泥需求环比三季度仅小幅提升,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考虑到多数地区水泥企业在三季度的盈利表现普遍不佳,企业改善利润的意愿较为强烈。因此,预计四季度行业将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和错峰生产力度,持续推进价格上调,以提振盈利水平。

友情链接: 中国水泥网 数字水泥网 灯塔-党建在线 中国建材网 淄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