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心得分享(七)
发布时间:2020-08-19 07:23:03
集团总经理助理:张威
学习《大学·中庸》心得体会
《大学》《中庸》既是《礼记》中的两篇重要文章又是“四书五经”中的“两书”,为儒家的两部重要经典。先学“致良知”,后学《大学·中庸》,对于“致良知”思想再学习、再实践来说更是添柴加火、添砖加瓦,百尺竿头更上一步。无论是《大学》的“仁政”思想和以德为本,还是《中庸》的“中庸”之道和至诚境界,都为我开启了一扇深入了解和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认知之窗,更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自身实际,浅谈两点认识和体会。
一、“格物致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事业顺、工作顺、生活顺,事事顺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学》的这段话与我们“致良知”思想的“格物致知”一脉相承,道理相同,就是要将心之良知体现在行动和做事上,在实践中彰显天理良知,做到知行合一。第一,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干好自己的本份工作。运营中心的定位是“发动机”和“参谋部”,上要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履好职,尽好责,让领导运筹帷幄、战略决策无后顾之忧;下要为员工服好务,解难题,让员工工作的舒心、生活的开心、前途上放心;中要连接好领导与员工之间的纽带,协调好公司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政令畅通、监督到位,又要促进文化繁荣、人才发展、队伍稳定、职业提升、平台巩固、团队进步。第二,要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力和战斗力,去战胜任何困难。时刻绷紧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这根弦,时时学、处处学,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网络,人生处处皆学问,处处留心就能学,工作时间就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的做好每一件事,用业绩去体现价值;业余时间就要追求健康、崇尚品味,摒弃恶习,强身健体,锻炼体魄,以旺盛的精力和斗志去迎接来自工作生活中的任何挑战。
二、“中和之境”实现事业生生不息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通贯天下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事业便会生生不息。运营中心职责范围广、工作内容杂、业务流程多,既要保证企业航母生生动力不息,又要为舵手航行提供可靠信息数据,就必须要做到“凡事预则立”。第一,要以文化平台建设为主抓手,扎实推进“致良知”思想再学习、再实践。通过学讲话、读好书、听讲座、设论坛、勤交流、讲案例等方式方法,发挥好重山文化馆、初心学堂、安全教育中心、《百年重山》文化建设系列丛书、《文化重山》期刊、网站、公众号、抖音等阵地媒介作用,使“致良知”思想深深扎根于每个重山人的心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同频共振,共谋重山事业发展之大局,共建重山幸福大家园。第二,要聚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选拔使用、引进培养机制,搭建完善员工发展晋升渠道和平台,科学优化干部员工队伍结构,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延伸培训价值,既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又要考虑不同专业、不同领域,既要有普通层面的教育培训,又要有专业性、针对性的学习提升,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内外训相结合,既要加强与培训机构、科研院校的合作,又要到行业领先、国内领先的优秀企业对标学习、考察取经。第三,要完善管理流程,提升运营质量。健全完善《基础运营管理办法》,扎实理顺运营管理流程,推进OA办公系统高效运作,做好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跟踪检查反馈力度,优化绩效管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企业战略掷地有声、落地生根。第四,要抓团建带队伍,培养狼性战队。定期组织学习会、交流会,学习知识,交流思想,联系感情、分享工作,让大家感受到领导温暖、同事关怀、部门感情,做到上班悦心、工作实心、下班放心。对下属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批评,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宽容、少一份狭隘,多一份帮助、少一份埋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倍加关爱,既要大胆激励又要硬性约束,让大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成长的喜悦。努力造就一支敢打仗、会打仗、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的战狼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