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zbzssn@aliyun.com

Company News新闻资讯

仁义乃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仁义即有仁爱之心、宽厚之德、容人之量、正义之感。

【重山人•重山事】惊心动魄的六小时 ——回忆米山救火纪实

发布时间:2020-07-08 03:53:20

0
2019年5月29日  天气炎热  大风

 

    铃铃铃……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

  “喂!王宏,我是咸玉梅,米山那边有大烟,好像失火了,你赶快过来看看!”

   “好!我们马上就来。”

     15:30  王宏像往常一样与总务处的相关人员正在交流着,进入高温时期如何给一线员工发放防暑物品的事情,刚强调完夏季来临、天气炎热要注意防火。

【重山人•重山事】惊心动魄的六小时 ——回忆米山救火纪实98

     这时,手机铃声响起,王宏一看来电显示是磅房的咸玉梅,心想坏事了,肯定是米山发生火灾了。“哎!真是怕啥来啥!”王宏嘟囔着接起手机,紧接着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这已是多年养成的默契,咸玉梅工作的磅房正处在米山脚下,米山树木比较茂密,又紧挨着厂区,稍有不慎,一个烟头有时候就会引发一场火灾。王宏曾不止一次的告诉她,只要有火情必须第一时间联系供料车间和总务处(为消防需要,公司为供料车间和总务处配备了救火工具)。

     当接到咸玉梅焦急的报警电话后,王宏对正在开会的王立群、陈万鹏说:“你们快去组织水车,我和董桂舟他们带着灭火器先去米山。”

     15:40  供料车间王新刚等人在接到咸玉梅的报警电话后带着一辆小洒水车到达火灾现场,王宏等人随即到达。

     经过简单查看后,大家初步分析是当地村民到山上祭祖时火星四溅,点燃了干草,引起的火灾。由于风大,火势借着风势不断蔓延,着火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浓烟滚滚,火势凶猛,异常危急。

【重山人•重山事】惊心动魄的六小时 ——回忆米山救火纪实98

     面对火情,王宏和王新刚两人一合计,先用小洒水车向大火集中区域洒水防止火势继续蔓延,其他人用灭火器在大火边缘救火,等待总务处两辆大型洒水车的增援。可是刚喷洒了一会,小洒水车就红灯闪烁,发出缺水警报,无法继续喷洒,而灭火器灭火效果甚微。这时,大家急的“上树爬墙”,恨不得钻到大火里去,赶快用灭火器压住火势,可火势太大根本进不去人,里面什么情况更是一无所知!!

     16:00  在这千钧一发时刻,总务处的两辆水车终于到达现场。王宏用沙哑的声音急切的用力喊着:“陈万鹏你快上车,必须把东南、东北方向的火势压下来,不能再波及到其他范围。”

     陈万鹏听到指令后,一个箭步就跳上了水车,近200斤的体重就像个猴子一样,也不知道哪来的灵敏度。他立刻打开阀门,对准火势方向集中喷洒,用水压制火势。可是增援的两辆水车每辆载重只有8吨水,一辆喷洒了不到20分钟,就又发了出警报,另一辆水量也已经不多了,而火势却依然没有得到缓解。现在怎么办?没水的大水车和小水车立即回去补水,有水的大水车继续战斗,没水了就再回去补水,直到将火扑灭。就这样三辆水车来回循环倒排,大约用了54吨水后,火势得到控制,逐渐减小。

     这时候,王宏和王新刚分别带领总务处和供料车间人员钻进了火场,开始“地毯式”扑救。进入现场后,滚滚的浓烟,湿滑的地面,火热的温度与水相融,湿闷、烟呛感席卷而来,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家都没有穿戴专业的防护服和防护工具,只做了简单的防护,可是大家都没有退缩,忍受着大火带来的烘烤疼痛,双手拿着20多斤重的风式灭火器逐一对着火点进行扑救。在扑救中,枝叶划伤了胳膊,汗水浸透了衣服,他们浑然不顾,许多人的脸在烈火的炙烤下都“秃噜皮”,体力也都渐渐不支,开始东倒西歪、站立不稳。     

     16:50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经过大家的奋力扑救,火势逐渐被扑灭,胜利的喜悦都扬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司后,都累的坐到了地上,互相开着玩笑,就像一个个“泥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得赶紧去洗个澡,要不回家后老婆都不认识,再不让进门咋办。说归说,笑归笑,可一个个累的坐在那一动都不想动,没有一个起身的。

    16:55  突然这时,王新刚给王宏打来电话:“王宏,米山有复燃现象,你们赶快回来吧!”听到这话,王宏等人顾不上疲惫,一骨碌爬起来,带上工具又一次向米山急奔。

     这次的复燃不像上次大面积起火,大都是第一次遗漏的着火点没有完全熄灭。于是大家立即利用灭火器和水车喷洒,对全部起火点进行再次扑灭。不一会,所有起火点都被扑灭了。为了防止再次复燃,王宏和王新刚再次商量,总务处与供料车间人员通力协作、分头行动对整个米山再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发现火点立即扑灭,不能因为排查不到位带来安全隐患。这时候天渐渐黑了下来,排查工作也越来越困难,但大家都饿着肚子坚持着,没有一句怨言。

     19:30  第二次排查完毕,大家集中在空地上稍作休息。王宏说:“伙计们,我们几个年轻的留下来再看看还有没有复燃点,几个年龄大先回家休息吧!”听到这话,几个年龄大的员工都异口同声的说:“不用,天都黑了,万一有情况,人多力量大,扑救起来快”。此时的天已完全黑了下来,夜空中繁星点点,大家坐在空地上分析着起火原因,回想着还有没有遗漏,饿了就喝口水充饥,谁都没有提前回家。

【重山人•重山事】惊心动魄的六小时 ——回忆米山救火纪实98

     当大家正激烈讨论的时候,突然一簇火光映入眼帘。不知谁喊了一句:“不好,又复燃了。”大家二话没说,迅速拿起工具奔赴火点,开始了又一轮的扑救。这次的复燃点是山上的松树林,松树本身油性就比较大,一旦点燃就会引起大范围的燃烧,甚至是整个山头。在黑夜中,大家打着手电,拿着工具,深一脚浅一脚的奔跑着,顾不上踩到的是石头还是荆棘,更顾不上前面是陡坡还是坑洼,一心只想赶快到达起火点,不能让火势漫延,造成大面积起火。一接近起火点,大家就把灭火器开到最大风力,三人一组、五人成群集中灭火,这地方火势一扑灭,就火速赶到另一个地方,就这样又持续了1个多小时,终于把火势完全扑灭。借着黑色的夜空,大家继续分工排查,看还有没有未熄灭的“小火星、大隐患”,确保这次一定不能再有复燃。因为此时,天也黑了,大家的体力都跟不上了,再复燃就是不可估量的后果。大家谁都没有松懈,拖着虚脱的身体,集中精力仔细的排查着。

     21:20  经过大家的彻底排查,没有再发现任何隐患,终于结束了这次抢险任务。历经6个小时,用水量84吨多,扑救面积达2万多平米。

     事后,当有人问到:“宏,你们扑火时心里不害怕吗?那么不要命干什么,想过家里的老婆孩子吗?”王宏这样回答:“当时没考虑那么多!这次火灾,是我们历次紧急救援任务,时间最长、面积最大、难度最高的一次。说实话,谁的命都是父母给的,当时我心里也害怕。但是我没有退缩的理由,因为山下就是我们的重山厂区,这片山林也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资产,我们不往上冲谁往上冲。一简单的“我们不往上冲谁往上冲”最生动地诠释了王宏他们最大的良知。

友情链接: 中国水泥网 数字水泥网 灯塔-党建在线 中国建材网 淄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