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zbzssn@aliyun.com

Company News新闻资讯

仁义乃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仁义即有仁爱之心、宽厚之德、容人之量、正义之感。

【重山人•重山事】在鲁蒙旋窑线的工作岁月 ——记鲁中水泥粉磨车间主任韩凯

发布时间:2020-05-12 06:34:07

0
     编者按:重温工作轨迹,展现重山集团发展故事,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事件,本期我们对参与鲁蒙旋窑线建设的韩凯同志进行采访,整理成文,回忆当时项目建设的点点滴滴。

      韩凯,198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鲁中水泥粉磨车间主任。2001年入职鲁中水泥,2002年至2007年服兵役,2009年至今先后在鲁中水泥包装、供料、旋窑、粉磨车间工作。其中2011年至2013年在鲁蒙公司参与旋窑生产线的项目建设。

【重山人•重山事】在鲁蒙旋窑线的工作岁月 ——记鲁中水泥粉磨车间主任韩凯61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011年5月重山集团决定投资建设鲁蒙特种水泥有限公司新生产线,设计院及项目建设人员开始陆续进驻现场,开启了为期2年的项目建设。韩凯回忆,2011年8月他接到了弛援鲁蒙旋窑基建建设的通知,他说领导能安排“咱”去也是对“咱”的信任,自己也曾参加过鲁中旋窑基建的部分工作,“咱”又年轻,打包好行李说走就走。他说以前没去过内蒙不知道那里的环境是啥样?也没听说过那里的风俗人情和生活习惯。刚进入鲁蒙就被那里的环境、那里的风深深的刺痛心里,虽然才刚进8月但感受到的凉意却是山东地区深秋的感觉,来到鲁蒙才听说八月十五这里就会下雪,那时还不相信,后来通过参与到项目建设,逐渐发现鲁蒙的环境不仅与山东不同,地质构造更是不同,在建窑打地桩时发现鲁蒙的地表下挖四米左右就冒水,挖掘机边挖边下沉,这就意味着无法下人、下机械打地桩,更不用说打牢地桩了,这给公司领导和施工人员出了一个大难题。在我们山东盖房子打地基是小工程、小预算,但在鲁蒙钱却花在了“打地基”上,地基不牢,地动山摇,窑起不来也稳不了。公司领导与施工队面对这个难题,决定一层一层铺石头,石头上面再铺钢板,然后再浇筑1.5米厚的混凝土,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防水,防水是关键,有些工程项目做了防水还会渗水,渗水后受气候影响会结很长的冰柱,有些工程项目受地质影响,前一天挖好土方,第二天整个土方又全部塌陷,对整个工程进度带来极大影响。说到这里,韩凯沉思了一下说,不论是地下工程还是地上工程都给当时基建工作带来不少难题。记得在建余热发电锅炉基础框架时,发生一件到现在还魂牵梦绕的事,那是2011年农历9月13,这天一早就下起了大雪,大家要对直径1.7米的框架大梁浇筑混凝土,大梁自身重量就特别重,在浇筑前发现有坍陷迹象,如果此时浇筑混凝土重量增加,坍陷会更加严重,大梁下面还有好几十口人在施工作业,上面是10几米的框架一旦大面积塌陷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看到此情景,即使站在风雪地里后背都吓出汗,韩凯立即联系施工队,并上报公司领导,对着对讲机高喊疏散施工人员,要求上面的施工迅速加固坍陷处,作为基建队伍中唯一年轻的员工,韩凯顶着风雪一层层的爬上框架。站在10几米高空中,穿着大衣也瞬间冻透,“白毛风”刮的脸刺骨的疼,韩凯坚持着指挥施工队完成加固工作和浇筑混凝土,从上午一直到晚上7:40大家都滴水未进,一直悬着一颗心,直到施工人员说全部施工完毕没有任何问题时,他才掏出手机向公司领导汇报结果让公司领导放心,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站在高空已10几个小时,身体几近失去知觉,心放松下来,但身子已然不听指挥,身体僵硬着一层层爬下来,心里嘀咕一定要抓好扶手,他硬咬着牙安全落地,其它工程和所有施工人员在抢险中也都平安落地,给公司领导和自己做了一个交代。韩凯说在整个基建施工过程中,因鲁蒙的环境与地质构造等原因,时不时的发生突发事件,挑战大家的勇气和智慧,大家都积极想办法,找应对方案一一克服,保证了整个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历时近2年的基建工程于2013年8月份竣工,鲁蒙公司正式试生产。

【重山人•重山事】在鲁蒙旋窑线的工作岁月 ——记鲁中水泥粉磨车间主任韩凯61

     以苦为乐 苦尽甘来

     韩凯在回忆鲁蒙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不断追忆着那时生活中的温暖瞬间。他说刚到鲁蒙时,虽然在心理上也做了一些铺垫,但看到当时鲁蒙各种生活设施不完善,看到鲁蒙的地域环境,心里难免有一些落差。鲁蒙公司地处相对偏远,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热闹的人群,依稀的路灯矗立在不算宽敞的道路两侧,到处都是一片寂静。公司一座设施比较简陋的二层楼就是当时所有人居住的地方,每个房间不足15平方,居住着四五个人,宿舍里没有网络、没有电视。韩凯说当时整个公司只有食堂一台老式电视供大家了解一些时政新闻,不大的场地上有一个篮球架。他说别看只有一个篮球架,几乎承载了大家那些年所有的室外活动。一张乒乓球桌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会打的、不会打的都能切磋几个回合,消磨一下空闲时间。由天气温差较大,大家下班后大都“窝”在宿舍里,聊聊一天的趣事,啦啦家常,寻找自我解闷的方式,度过那种孤独无聊的闲暇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鲁蒙宿舍文化。他说那种感觉仿佛回到了60、70年代胡同里的生活,“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到节假日,越是思念家乡和亲人,为缓解思乡之情,大家都会自发的钻进厨房做几个家乡菜,学着包水饺,喝点小酒,缓解大家的思乡情。韩凯说虽然在当时的鲁蒙生活艰苦一点,但那种特有的鲁蒙文化却让我至今不能忘记。当然,鲁蒙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建设与完善,在集团领导的支持下,鲁蒙公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论是生产经营还是企业文化和职工吃、住、行等等都与我们集团本部没有啥区别了。

     凤凰涅槃 继续前行

     2013年9月,韩凯被调回集团公司任职鲁中水泥包装车间主任。这里面有很大对他鲁蒙工作的肯定成分。但工作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变对他来说同样是一种挑战,原来从事基建相对单一,对人、财、物、产、供、销这些基本都不懂,尤其对生产技术、人员管理更是茫然。他说那时基本整天都不在办公室,一直靠在生产一线了解生产知识,学习设备结构,学习团队管理,研究每份报表数字所代表的含义。韩凯说那时的包装工都是外地员工而且大都是亲戚朋友关系,抱团意识非常强,一旦有“情况”,整个工序几乎都要停产,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只要发现谁思想不稳定就及时与他们沟通,解困惑,及时掌握思想动态,以免造成工作被动,他说那时不懂管理也担心自己的团队出现啥问题,跟着车间工人学生产知识,跟着领导学管理,边学边干边总结经验。他们经常说我“你一个部门领导经常来车间问这问那不嫌丢人”,我笑笑说“学习有啥丢人的!”也是靠着这种“厚脸皮”才让我一点点学到了很多知识,让自己有了更大的进步。

【重山人•重山事】在鲁蒙旋窑线的工作岁月 ——记鲁中水泥粉磨车间主任韩凯61

【重山人•重山事】在鲁蒙旋窑线的工作岁月 ——记鲁中水泥粉磨车间主任韩凯61

     听到这里,不论是在鲁蒙的项目经历,还是现在的管理学习,“佩服”这个词在小编心里油然而生。重山集团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群不怕吃苦,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奋斗者,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成绩。他们同时又怀着感恩虔诚的心感谢集团搭建的平台,用他们常说的话“回报和反哺重山是我们最基本的良知”。

友情链接: 中国水泥网 数字水泥网 灯塔-党建在线 中国建材网 淄博新闻网